信用息县欢迎您! 

安卓客户端

IOS客户端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 全国一体化信息查询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信用研究

诚信,决定“双11”的成色

来源:信用上海 发布时间:2018-11-08 文字大小: |

  诚信,决定“双11”的成色

  日前某电商发布“‘双11’价格保护机制”,明确“双11”期间的商品到手价为最近3个月最低,同时上线价格雷达系统,虚抬价格的商家将被立刻清理出活动会场。(见10月31日《北京青年报》)

  经过几年发展,如今的“双11”已经是众多电商共同借机促销的“节日”。“大战”在即,电商出台价格保护机制,对假打折、假促销等此前饱受诟病的行为说不,是一件好事。

  近年来,诸如“双11”这样的网购盛典已经有好几个,从上半年到下半年,不同的电商平台轮流做主场,同时也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狂购日”。消费者相信这一天商品打折最“慷慨”,价格最便宜。而消费者的“坚信不疑”,源自于电商的“攻心术”——每到活动节点,诸如“全年最低价”“限时促销”“仅此一天”之类的“心理炸弹”使得不少消费者心动。

  但现实很骨感。以“双11”为例,往年这一网购盛典过后,所谓的低价便屡受诟病。中消协曾发布《2017年“双11”网购商品价格体验式调查报告》显示,促销活动中先涨价后降价、假促销真误导等涉嫌违规行为大量存在,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实惠,甚至更亏。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双十一”综合信用评价报告》也指出,通过大数据抽取的7大电商平台全年价格趋势发现,活动期间促销的750万件商品中,有52.99%存在事先提价、当天降价,少部分商品甚至提价高达200%以上。

  中消协与发改委的调查说明,一些电商平台“双11”促销存在着明显的虚假宣传成分,且有些做法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双11”大忽悠是警钟,提醒热衷于网购的消费者不仅要吃一堑长一智,而且看别人吃堑,自己也要长智。

  诚实守信是包括“双11”在内所有网购盛典及电商平台稳定发展的生命线。今年是“双11”十周年,商家更应严格自律,平台要强化监控,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重拳出击。同时,消协组织要力挺和支持消费者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维权。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信阳.息县)

主办: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息县发展改革和委员会    电话:0376-5951017

网站标识码:4115280001    豫公网安备41152802000082号    豫ICP备16022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