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息县欢迎您! 

后台登录 |

APP下载 | 后台登录

安卓客户端

IOS客户端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 全国一体化信息查询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家动态

中国品牌“走出去”重质量更要守信用

来源:中国发展网 发布时间:2018-04-27 文字大小: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日前举办的“2018中国品牌海外传播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企业在短时期内会创造出很好的品牌,而这需要企业注重质量为主,同时也要更加守信用。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五年。五年来,“一带一路”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创造机遇,共迎挑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合作中不断前进、在发展中茁壮成长,倡议惠及全国,造福世界。随着一批批重大互联互通、经贸合作项目的落地,中国的多项产品技术和服务都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解中国的一张张名片。
 
  据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覆盖总人口约46亿,GDP总量高达20万亿美元。这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既意味着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多元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代表着由沿线各国迥异的市场、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而带来的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比如,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信任度有待提升、与市场情感联系较弱。据调查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者心目中受信任程度仍有待提高,仅37%的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持有积极的信任态度,有39%的消费者明确表示对中国品牌“不是很信任”。
 
  从2016年开始,蓝色光标致力于发布中国品牌海外传播年度报告。和2016年度报告相比,其发布的《2017中国品牌海外传播报告》更加关注“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的消费者、典型行业和市场,以及中国企业在这些市场的品牌化探索之路。蓝色光标国际业务总裁郑泓分析指出,在“智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将转型升级并迈向海外市场。
 
  在国内市场日益饱和的趋势下,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017中国品牌海外传播报告》针对中国品牌的海外传播给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在新兴市场讲述品牌故事。
 
  加强媒体与传播渠道布局,打破西方媒体对于话语权和传媒议程设置的垄断。因地制宜选择媒体渠道,研究分析目标用户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重点布局。加强提升品牌的感性价值,减少国外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的负面评价,感性讲述中国故事,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精神”双重需求。
 
  二是数字营销时代的新机遇。
 
  中国品牌要紧跟社交时代电商潮流,及时调整数字传播策略,时刻关注社交媒体作为客户服务渠道的重要作用。品牌传播依旧内容为王,中国品牌应在海外积极组建本土化的内容团队,着手于易观看、移动有好的产品相关小视频内容,拉近与海外受众的关系。
 
  三是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品牌要随时具有危机处理意识,不仅要对自身和所在行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日常诉求有深入的了解,更要能对相关的事件、社会环境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运作。打造品牌专属的企业社会责任旗舰项目,选定当地社区长远的社会责任项目,产生足够明显的社会影响。
 
  四是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携手并进。
 
  建立跨国知识共享机制,发达国家市场的先进品牌传播技术、经验可以与新兴国家市场共享,协同作战。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信阳.息县)

主办: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息县发展改革和委员会    电话:0376-5951017

网站标识码:4115280001    豫公网安备41152802000082号    豫ICP备16022408号